中文 English

中文

English

1984年贺子珍病逝上海市委让丧事从简贺家:她是中央直管干部

日期:2025-01-04 18:48:39     来源:扑克王app官网下载

  

1984年贺子珍病逝上海市委让丧事从简贺家:她是中央直管干部

  后事从简是我党领导干部都会主动做出的叮嘱,但为什么贺家人的态度却不一样?这背后还有哪些隐情?

  在车上,一位女性面带怅惘,对背后的苏联没有怀念,对前方的故土却是近乡情怯。

  但除此之外,她也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革命战士,她的光环,并不依靠其他人或者某一段关系来凸显。

  1927年,毛主席在井冈山建设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时候,贺子珍毅然决然跟在他身后。

  毛主席革命征程最艰难的那些年里,是她一直陪伴在毛主席身边,与此同时,她也在作为一个战士,直面这种困难。

  当时,为了把一个伤员的担架拖进山洞,贺子珍冒着被敌军轰炸的危险,在枪林弹雨中穿梭,拼命接近伤员,用尽全部的力气拖动担架。

  于是贺子珍没有一点犹豫,一把扑在了伤员的身上,把自己的后背当成盾牌,挡住了所有要命的攻击。

  也就是说,就算贺子珍继续接受专业的治疗,也没有人能够保证,能帮她把弹片全部取出来。

  而且,在一般的情况下,人的身体会对外来物品产生排异反应,身体对弹片的排异当然也不例外。

  就算贺子珍能脱离生命危险,回到正常状态的生活,她的身体也会时刻遭受弹片的折磨。

  普通人身上出现一个巨大的伤口,每到天气降温或者下雨的时候,伤口就会出现反应,要么疼痛难忍,要么瘙痒难耐。

  她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治疗,反而因为一些误会,被苏联的医生护士当成精神病人,强行关在了医院里。

  一个头脑并没再次出现问题的人,长时间生活在和精神病人共处的环境中,久而久之,精神也会崩溃。

  所以等到组织上出手,把贺子珍接回来的时候,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已经相当糟糕。

  回到上海,尽管她本人要求工作,但她已经没办法承担强度较大的工作,只能处理一些小事,顺便把生活重心放在休养上。

  这个时候的毛主席和她之间已无了丈夫妻子的关系,不过主席仍然十分关注她的生活。

  经常听人汇报情况,也会在李敏返回上海探望母亲的时候,让女儿把礼物给母亲带回家。

  让人叹息的是,贺子珍回国之后,一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,在此期间,他们二人只见过一面。

  或许曾经革命夫妻的感情,已经在时光的磋磨中消失,但他们仍然将对方当做自己的亲人,仍然发自内心的希望对方一切都好。

  据她的女儿李敏回忆,那一段时间,她把自己关在房子里,不吃不喝,也不说话,整个人都封闭起来,令家人十分担心。

  时间来到80年代,她对医院已经十分依赖,但医生不是大罗神仙,哪怕使尽浑身解数,也无法挽救贺子珍的生命。

  但这个态度却让贺家人感到十分不满,这不是因为贺子珍和毛主席曾经的关系,而是因为当时的贺子珍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干部。

  邓公成为核心之后,贺子珍的敏感情况得到了妥善的解决,她还在1979年被增补为全国政治委员。

  即使贺子珍已经没办法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,但仅仅凭借她在革命年代做出的贡献,以及她舍己为人的无私精神。

  上海市委是没有职权插手中央干部后事处理的,所以包括贺敏学在内的贺家人的意思是,上海市委要先同中央方面取得联系。

  其实贺家人对上海市委的处理意见表示不悦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工作人员的考量,和贺子珍自己的意愿并不相符。

  如果按照上海市委的说法,贺子珍就应该安葬在上海的陵园当中,这当然也很好。

  只不过,贺子珍在去世之前,曾经表达过一个心愿,她希望自己死后的长眠之所,能够离毛主席更近一些。

  换言之,她本人是希望可以安葬到北京的,正因如此,这件事情才需要中央出面来做决定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她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英雄,是井冈山上的第一位红军女战士,是拥有完全独立人格的先辈。

  3、与贺子珍:风雨十年的患难夫妻——《研究》2015年第3期68-72,共5页

官方微信

扑克王app官网下载 | 京ICP备17047215号-1